

本报记者?王麒?通讯员?邓丹?周泽宇
掌上咸宁报道
用文明厚植底色,用生态勾勒画卷,用文化浸润心田,从人居环境整治到乡风文明培育,从基础设施建设到特色产业发展,嘉鱼县官桥镇官桥村全方位蜕变,“颜值”“气质”内外兼修,成功荣获“全国文明村”称号,成为乡村文明建设的典范。
5月28日,记者走进官桥村,一幅宜居宜业的和美乡村画卷徐徐展开:平坦开阔的道路,整齐有序的房屋,茂盛生长的绿植……广场上,村民们或在晨练,或是休憩谈天,一派悠然闲适的景象。当提到“全国文明村”的荣誉时,大家脸上洋溢着发自内心的高兴。
“我们村的水电气等基础设施安装到位,离镇区和县城又近,往来方便,想买什么东西了,随时可以坐公交进城?!碧钙鹣衷诘纳?,60多岁的官桥新村村民徐才伦面带笑意,滔滔不绝地向记者讲述起来,“晚饭过后,会到小区内的文化广场上转一转,与老朋友聊聊天。随着广场舞音乐的响起,整个小区都热闹起来?!?/p>
现有的小区维持良好,新建小区也在不断完善。官桥村殷家边集中还建点,建有87套花园房。交房当年,官桥村一组村民方金秀就搬了过来,她表示,还建点的房子规划齐整、设计统一,兼具美观和实用,住的非常舒服。
村干部周晶告诉记者:“除了主体建筑,还建点还统一规划了水、电、绿化等基础设施。我们正在全力为居民打造花园式的居住环境,让大家都过上和城里人一样的日子?!?/p>
漫步在官桥村,恍若置身于一幅优美的田园画卷之中,整洁、干净程度远近闻名。近年来,官桥村不断完善环境卫生管理制度,扎实推进垃圾处理措施:实行“村干部包片、党员包户、群众参与”的工作机制,确保责任到人、落实明确,干群协作,共同维护环境卫生;建立健全“户分类、村收集”的生活垃圾处置体系,做到及时清运不过夜。
文明之花的绽放,离不开产业发展的沃土滋养。官桥村积极探索产业发展新路径,大力发展文旅产业和特色种植、养殖产业,以产业发展带动乡村振兴,走出了一条特色产业富民强村之路。
“村里围绕山、水、田、园、村、景‘六个一’工程,加快文旅融合发展,大力推进美丽乡村建设,村容村貌、基础设施、公共服务水平不断提升。在这里,游客可以尽情享受田园山水之乐?!惫偾糯宓澄榧峭趸硎?。
步入田野乡村公园,在现代农场里体验农事生产的乐趣;走进农博馆,一张张旧照片、一件件老物件无言地诉说着官桥八组的发展历史;登上文昌塔,于极目远眺间感受山水的魅力……近年来,官桥村深入推进“农旅融合”,立足田野乡村公园,打造富有特色的生态旅居型田园综合体和乡村旅游目的地。
同时,该村鼓励发展“龙头企业+基地+农户”“合作社(+基地)+农户”等经营方式,有力带动了全村百姓致富,探索出了一条“工业带农业、农业带生态、生态带旅游、旅游带农村”的发展路径,有效促进了农业增效、农民增收、农村繁荣。
“我们将区域内的低产林、荒山等进行统一整理、统一翻耕、统一改造、统一规划,目前已经打造了万亩油茶基地、数千亩特色水产养殖基地等。”王华维介绍。
文化是乡村的灵魂,更是文明乡风的根基。官桥镇以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为载体,通过制定《村规民约》、开展文化活动等方式,扎实推进移风易俗工作。
在官桥镇老年学校门口,不时传来欢声笑语。当天,村里组织村民开展包粽子比赛,吸引了几十名村民参与,大家一边比试着包粽子的手艺,一边拉着家常,热闹非凡。
村干部易新焱正在现场维持秩序并同步开展移风易俗宣传教育,她说:“我们十分重视精神文明建设,春节、清明节、端午节、中秋节等传统节日,都会组织开展‘我们的节日’等文明实践系列活动。”
“将移风易俗的相关内容与文艺节目表演、传统节日系列活动相结合,不仅丰富了宣传方式,而且大家乐于接受?!蓖趸?,村里会定期开展 “五好文明家庭”“平安家庭”“身边好人”等评选活动,以群众公认的先进模范为榜样,树立起引领文明新风尚的精神标杆。同时,依托村广播、文化墙等载体,广泛宣传典型家庭、典型个人的文明事迹,引领着大家崇德向善、见贤思齐,争做文明新风的倡导者与践行者。
如今的官桥村,环境优美宜居,产业发展兴旺,文明之花处处绽放?!啊拿鞔濉夥萑儆圩湃甯扇旱呐透冻?,来之不易?!蓖趸硎?,今后将持续激发群众内生动力,用文明乡风书写美好未来。
责编:王苒宇
编审:向东宁